足迹
夺舍了李世民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485章(第1页)

……其实,政治敏感些大抵都能看出来。范仲淹的这份答卷不是不好,而是太好了。别的不论,单单是澄清吏治的几条,几乎把大半个朝堂都得罪完了。一曰明黜陟,以前基本靠熬资历就能躺平升官,但范仲淹这么一规定,现在熬资历不行了,不拿出政绩全都滚蛋。二曰抑侥幸,以前靠拼爹拼爷爷恩荫就能当官,范仲淹说不行,不要废物,裁员,滚蛋。三曰精贡举,以前进士科注重考诗词歌赋这块,范仲淹说考那玩意有啥用,换题,经学学明白再来当官。四曰择官长,以前地方上混子太多,范仲淹说以后地方上必须得隔一段时间就考考政绩,吃干饭的趁早滚回家。这一出,官员们先是一懵,很快疯了。甭管是以前巴巴讨好范仲淹的,还是从一而终讨厌范仲淹的,全都火烧屁股一跳三尺高。卷王你爱卷自己卷不就得了,怎么还带着拉上大家一起卷呢?!!京官先疯,地方上跟着疯。当官的疯完大地主也疯。只要是当时的既得利益阶层,范仲淹的这几条政法几乎都得罪了个遍。于是,庆历新政刚推行不到一年,全国上下便形成了一股格外团结一致的浪潮。——反范仲淹潮。大家以前别管有什么仇什么恨,必须得想个法子把这不安生的老小子给弄下去——否则这日子谁也别想好过。庆历新政推行的每一日,弹劾范仲淹的折子都纷纷杂杂如雨一般未曾断过。仁宗呢。他一开始是相信范仲淹,立场很坚定的。而范仲淹此人,一生清正,几乎没有任何小辫子给人抓。哪怕满朝官员都在疯狂揪,也愣是久久揪不出来。揪不出来怎么办?嘴长在人身上,还不能编么。那些构陷之言,仁宗一开始当然都不信。还常常笑呵呵的宽范仲淹的心。“爱卿放手做,朕自笃信你的品行!”后来。“陛下你就信吧!姓范的在朝中纠结朋党,权利日盛,改日一个不顺眼就像霍光那样把你换了!”仁宗笑容突然僵住了脸上。其实,这种威胁对皇帝来说实在是笑话。哪怕不是强势的皇帝,哪有臣子说换就换一说,霍光那种实属特殊情况。但仁宗扪心自问。……自己好像确实没啥本事,如果不是托生到了帝王家,恐怕就是范仲淹要革除的那些“咸鱼”“混子”“废物”中的一员了。最重要的一个问题。仁宗无嗣。……仁宗一生就有仨儿子,全都夭折了。此后任他百般折腾,跟皇后闹离婚,在皇宫内开yin趴,求赤帝神像……总而言之是四方求子。【因宠幸美人尚氏、杨氏,以“无子愿入道”而废郭皇后(没成,范仲淹不许)】【七月、八月来,所闻又甚,或言倡优日戏上前,妇人朋淫宫内,饮酒无时节,钟鼓连昼夜。】【置赤帝像于宫中,以祈皇嗣】其中第二条闹的自己“圣体不豫”“大病一场”。欧阳修忍无可忍上书喷他。【今圣嗣未立,圣德或亏,血气未定,戒之在色,湎淫内荒,万一成蛊惑之疾,社稷何所属乎?天下安所归乎?】您没那金刚钻,就别揽那瓷器活,说不吉利点,万一您嘎到床上了,社稷江山难道让我继承么?喷的仁宗很是萎靡老实了一阵。天幕前众人露出一言难尽之色。弹幕捧腹嘎嘎嘎的大笑。【哈哈哈哈哈哈哈!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!!】【楼上的,你笑的太大声了(狗头)】【仁宗:我不行?我行?我不行?我行?我不行……(抑郁摘花)】【虽然对不住,但是我就是想笑救命啊哈哈哈!】【《大病一场》《圣体不豫》】【总结:虚了(狗头)】【你们老赵家的皇帝怎么回事儿,怎么都有这方面的隐疾啊(狗头)】【既然有崽子,仁宗应该不是不行,按常理来说,估摸着是……那啥质量不行(狗头)】天幕前。赵匡胤脸色青青白白了一阵子,好不精彩。半晌,郁愤难言。“……放屁!!朕、朕就没有!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