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9章 再到滨市(第1页)
出了山海关的东北,真的是一片白茫茫的大地,一望无际,银装素裹,关外的冬天,真的是别有一番风味。不过已经做了24个小时硬座的姜小白实在是提不起一点精神来。倒是李小六,来精神了,不停的趴在窗户上看着。车厢里也更加的拥挤了,出了山海关以后,车厢的连接处已经全是白霜,原本站在车厢连接处过道里的人,都往车厢里拥挤。窗外的景色不在变化,任由火车不断地向前开去,出现在视野中的始终是那片白茫茫的大地,一成不变。时间和空间仿佛都定格在这一刻。这一走就又是一天一宿,终于来到了目的地,滨市,滨市素有“东方小巴黎”之称。民国时期,想要出国去老大哥那边,都只是滨市有火车去。还是挺繁华的,不过也整个龙江省,也就只有滨市比较繁华。“除了,滨市,就是齐市,齐市也是龙江省比较繁华的,其他的城市就不行了。”王猛给姜小白和李小六介绍到,上一次来,主要是送刘眉回家,也没有过多的时间,仔细的品味一下这座城市。这一次来,虽然说是帮着王猛接父亲,可是却比上一次相对来说,不是那么仓促了。姜小白也有时间,好好的观察一下这座冰城。没错就是冰城,后世最出名的“冰雪大世界,冰雕”是滨市冬季最出名的旅游景点。不过冬季的滨市真的就是一座冰城,姜小白还没有下火车就感觉浑身有些嘚瑟了。姜小白看见不少人都从包里拿出了毛大衣批在了身上。“没事,小白哥,一会下车,就有人买皮大衣的,我们一人买一件就行,而且都是老毛,子的货。”王猛说道。“老毛,子的货?”姜小白问道。“嗯,这边挨着边境,时常有人偷摸的在边境换东西,或者偷偷带回来。老毛,子的货别的不说,质量是没有问题的,在东北很受欢迎。”王猛或者,姜小白想到了倒爷。这个在80年代中后期,90年代初期大名鼎鼎的一群人,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扮演货特殊角色的一群人。60年代的“投机倒把”,70年代的“二道贩子。”80年代,90年代的“倒爷。”改革开放以后,我过逐渐的施行“双轨制”价格。比如一吨水泥,计划经济内的价格可能是40元,而市场经济内的价格可能就达到80元。而倒爷就是找关系,以计划经济内的价格,搞到水泥然后以市场价给卖出去。这就叫做倒爷,当然了,倒爷们最初不过是从乡下收来几百颗鸡蛋、小心翼翼搬回城里换粮票,或从沿海论斤称来电子手表用军帽装了在各地大城市兜售,后来发展到缺什么倒什么、什么紧俏就倒什么。但是还有一群倒爷,是转门跑老芼子这条县的。尤其是前苏国的解体,更是让倒爷门走出了国门,把眼光看向了世界。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国际倒爷,牟其中。以罐头,换了一家飞机,当然了这一经典的商业案例,直接把牟其中送上了神坛。而火车,和麻袋就是倒爷门的标配。“各位旅客,前方到站,终点站,滨市车站,下车的旅客请提前带好自己的行李物品……”列车员播报着,姜小白三人收拾了一下,随着人流往车厢门口挤去。不是姜小白不想跳窗户,一是因为窗户已经冻上了,打不开了。二是因为,车窗外边滑,敢跳下去屁股都得摔成八瓣。“卧槽。”姜小白刚下车就开骂了?“太,太特么,冷了。”姜小白嘚嘚瑟瑟的,缓缓的移动这小碎步前行着。“哥们,老芼子的皮大衣。”这时有另一辆列车停靠,几个背着大麻袋的男人从车上下来。直接就在站台上开始叫卖了,不用说,说倒爷,倒爷就到了。“快,快整一件。”姜小白说道。三人朝着倒爷的方向移动过去。“哥们,这咋卖?”王猛拿起其中一件黑色的貂皮大衣问道。“50块钱,不二价,都老芼子的东西,质量杠杠的。”男人说道。“三件。”王猛还想要出声,就被姜小白打断了,李小六拿出一把零钱,数出一百五十块钱,递给男人。这事也是姜小白嘱咐过的,出门在外,财不露白,以免引起人们的贪心。“兄弟,爽快人。”男人眼睛一亮,看着姜小白说道。本来以为,没有想到三个人里边,竟然是姜小白这个冻得直嘚瑟的年轻人做主。三个人披上了貂皮大衣,才感觉身上终于不是那么冷了,刺骨的寒风也穿不透这貂皮大衣了。“哥们,我这还有老芼子的罐头和望远镜,要不要看看,都是好东西……”男人又给推销到。“我倒是想看看,可是没钱了,”姜小白苦笑着说道。“呵呵。”男人笑了笑,有些将信将疑,不过没有说什么。三人朝着火车站外边走去。“这是老道外,听人说,当时也就几户人家,后来才慢慢的发展成这样。滨市的特产是红肠。”“不是人参,鹿茸,乌拉草吗?”姜小白问道。“是,那也是,东北这块黑土地上物产丰富,棒打狍子瓢舀鱼,野鸡飞进饭锅里,说的就是东北。”王猛笑呵呵的说道,这块黑土地从开发,到成为后来全国的粮仓,和独特的自然资源也是分不开的。“这么好,那为什么会有家里活不下去的情况?”姜小白问道。“人少,天气寒冷,真的剩一个女人,活不下去的。”王猛说道。“我家在道里那边,有一截路呢,出了火车站我们先吃点饭,然后再去,不然的话,走不过去。”王猛说道,东北人身体壮,那是因为在这种高寒天气里,吃肉多,热量多。“好。”姜小白点点头,没有反对,去王猛家里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?而已经做了两天两夜的火车了,虽然吃了点东西,但是这么冷的天气,能够吃顿热乎的那多好。